艾为剑敌水万千|洗艾烧艾,洪灾之后扶正祛邪

2017-07-07 09:26:43艾艾贴2475

近段时间,洪水肆虐着南方的城市。



类似的报道不计其数,许多悲壮的故事在洪水的泛滥里发生。剑拔弩张的水怪,又开始了它无理的侵略。


小小艾草  神仙宝剑



小的时候,奶奶每年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草会说一个相同的故事。


传说,在远古时候,水怪想淹一些地方用来做他的地盘,可是这样的想法被天上的神仙知道了,神仙怜悯地上的百姓,便想了一个对付水怪的方法。


神仙砍了艾草和菖蒲做成宝剑,就去找水怪决斗,在经过了几天几夜的战斗以后,神仙终于获得了胜利。水怪答应,只要是神仙的子孙,它就不去侵犯,如果做不到,就让神仙做法处决。神仙答应了。他们说好,只要在墙上挂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那就属于神仙所庇佑的子孙;没有的,就归水怪所有。



所以每每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悬挂艾草和菖蒲以吓退水怪。水怪跑了许多地方,只淹没了一些没人居住的空房子。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也因此成为端午节人们悬于堂中的必备。此后,在一些地区,艾草成为一些人家中辟邪常备之物。


艾可敌水  于人更益


清代医学家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这样写到:“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



艾草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燃烧后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中医认为艾灸有温阳补气、舒经通络、化淤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夏季是四季中阳气最旺的时节,这时用艾灸温补阳气,有天地助力,最为有效。


艾灸三大祛湿开关


三伏天即将来临,雨水又十分充沛,全国各地湿气加重。潮湿的天气不仅会导致人体产生不适感,还会造成人体体内湿气加重,人们长期处于过度潮湿的环境中,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湿邪的来源通常有两种,一是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内湿则多由过度嗜酒或过食生冷,以致寒湿内侵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艾叶的最大功效就是在经络里有极强的走窜能力,通经驱寒,提升人体阳气。无论是哪种湿邪,利用艾灸来祛湿,能起到不错的效果。这其中的道理也简单,艾草是一种纯阳植物,用它艾灸时,艾火的温热可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进而排除体内寒湿之气。艾灸以下穴位可以帮助祛湿:


足三里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丰隆穴

丰隆,属足阳明胃经。丰即丰满,隆指突起,足阳明经多气多血,气血于本穴会聚而隆起,肉渐丰厚,故名。


中脘穴

中脘,任脉腧穴,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中间也。脘,空腔也,这里指的是胃部、胃腑。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

洗艾亦可祛湿


艾草水泡脚有利于加快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还可以驱湿寒、祛虚火。

泡脚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其间可适当加些热水,以防水温下降,泡至微微出汗便可。

还可以用新鲜的艾草煮水直接饮用,能够祛湿散寒。


艾灸养生  古来有之


灸法是中医学中最古老的调理方法之一。多数学者认为,灸法的出现不会晚于原始社会。


《黄帝内经》把灸法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进行系统介绍,强调“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朱丹溪也有不少灸法验案的记载,如“一妇人久积怒,病痫,目上视,扬手掷足,筋牵,喉声流涎,定时昏昧,腹胀痛冲心,头至胸大汗,痫与痛间作,……乘痛时灸大敦、行间、中脘,……又灸太冲、然谷、巨阙及大指甲内间,又灸鬼哭穴,余证调理而妥”(《丹溪心法》)。



从古至今,关于艾草的传说一直都没有断过,应用到生活中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在现代生活中,艾灸不仅能够活跃脏腑功能,旺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还能在疏通脉络的同时给忙碌生活着的人们带来平和的心境。


微信二维码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