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小课堂|养脾胃靠食疗还不够哦

2016-06-12 09:54:52艾艾贴3218

不少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吃到美食之后,会感觉十分满足和幸福。

研究发现,在饱腹的时候,相比空腹来说,其大脑会反应出一条更浪漫感性的脑回路。也就是说,人们的浪漫敏感性,通常在得到食物的刺激后,就会表现出来。那么,大胆假设一下:如果TA变得没有从前那么有情趣的话,会不会是她的胃健康出问题了呢?

而在中医眼中,一个人的性格与脾胃功能紧密相关,被一语双关地称为“脾气”。脾气既代表一个人的性情,也是脾胃的消化功能,而后者尤其重要。

“脾”和“胃”是身体的“后天之本”,它们共同主管消化工作,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为生命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脾胃这个阵地一旦失守,身材走样、容颜憔悴事小,暴躁易怒、气血亏虚事大……反之,脾胃好,气血和,人的性情也会少去许多纠结和棱角,也就更容易感觉到幸福和快乐。

什么情况说明脾胃不好呢?

如果发现自己有胃痛、腹胀、反胃、腹泻、便秘、身体倦怠乏力等现象,就是脾胃虚弱的表现,而如果发现经常打嗝、反胃、一吃就吐、下肢和眼皮水肿、便血、尿血、牙龈出血、失眠、脚臭等情况,也很可能是由脾胃虚弱引起的。

脾胃不好只能靠吃来调理吗?

脾胃和食物直接相关,我们很容易联想到饮食调养脾胃的重要性。但是,调养脾胃并不只能依靠饮食,中医还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点。脾主肌肉,总的来说,一切能锻炼肌肉的运动,都对促进脾气的健运有着积极作用,能让脾胃的调养事半功倍。

养脾可用“六字诀”

有一项中医养生运动叫“六字诀”(六字为“嘘、呵、呼、呬、吹、嘻”),其养生原理是以正确口型发出这六个字的音,通过发音所产生的气流去振动、激发相应的脏器,使其产生共振,振奋排病,补气扶正。六字诀中的“呼”字诀,正是为健脾而生的。

“呼”字诀做法如下

↓↓↓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调匀呼吸,双臂从身侧张举过头,掌心相对,一边吸气并默念“吸”字。然后向左扭腰,两手轻握拳,右拳拳面轻置于中脘穴上,左拳拳面轻置于左侧软肋处,同时,嘴巴呈发“哦”字的形状(撮口),缓缓延长呼气,并默念“呼”字。

想着“气”从足大趾内侧的隐白穴进入,沿着大腿内侧上行,经过身体两侧及腋窝,走向手臂内侧,顺着手势传达于小指的少冲穴(在小指末节桡侧)。

再扭腰转正体位,恢复“两脚开立,与肩同宽”的动作。接着双臂从身侧张举过头,掌心相对,一边吸气并默念“吸”字,再向右扭腰,两手轻握拳,左拳拳面轻置于中脘穴上,右拳拳面轻置于右侧软肋处,同时撮口缓缓呼气,并默念“呼”字……

以上整个过程为1次,整套运动需练习6次。需要注意的是,整套功法的起点在足大趾处,足大趾稍用力启动。

其实,平时一些能锻炼脚趾头的简单小运动,也可以促进脾经的气血运行。比如:脚趾抓地、脚趾取物、扳脚趾和按摩脚趾等;而坚持每天慢步行走半小时也能达到很好的健脾效果。

运动健脾的关键是把握养生运动的运动量,运动量过大、运动过猛、汗出太多,这些都会耗伤正气;当我们运动到全身发热、微微有汗就已经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了。

艾灸养脾胃

中医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土很容易吸水,所以湿气进入体内最容易伤脾,而现代人大多都存在“脾湿”问题。 艾灸具有健脾和胃,温经散寒,补益气血等功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个艾灸治疗脾胃的主要穴位,操作方法很简单,大家不妨试试。

【中脘】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等,如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精力不济、神经衰弱治疗慢性肝炎、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

【神阙】即肚脐眼。可治疗胃炎、肠炎,具有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等功效。用艾火的药力养护脾胃,效果很好。

【关元】位于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可治腹痛,痛经,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等。配足三里,调理肠胃,治疗腹痛、腹泻等。

【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可生发胃气、燥化脾湿。长期艾灸,可健脾和胃,调中理气,适合各种脾胃病变。和关元一样,也是保健养生之要穴。


微信二维码

官方网站